書名:《航向藍海》

Share on facebook
Facebook
Share on email
Email
Share on telegram
Telegram
Share on twitter
Twitter
Adam

Adam

書名:《航向藍海》

收到邀請為這本《航向藍海》寫推薦序,就讓我想起兩位作者在2005年出版《藍海策略》時的情境。《藍海策略》當時在全球掀起了一陣藍海風潮,企業開口藍海、閉口藍海,藍海成為當時的時髦商業名詞。過去台灣企業拚價格、拚規格拚到流血見骨,誰不想脫離毛三到四(毛利只有3%到4%)的困境,去開創無人競爭的全新市場?但是十多年過去了,台灣企業真的脫胎換骨了嗎?

改變思維 才能改變行為

思維不改、策略不行!《航向藍海》作者把全書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談的是藍海策略的基本元素、原理和思維模式;第二部分才談到航向藍海執行的五個步驟。第一部分的篇章雖然比較少,但是非常重要。這些基本思維如果不改變,學再多的方法也沒用。例如:

1. 誰說油炸食品一定要用到很多油?氣炸鍋打破了傳統的假設,只要用一小匙的油,就可以製作兩磅的薯條,大幅減少熱量和脂肪,產業過去的固有假設,一定要勇敢去打破。唯有打破舊思維,才能看見新藍海!

2. 生蛋與孵蛋不一定都要一手包辦!科技創新從0到1就像是生蛋,固然辛苦但不一定有成果!而價值創新就像是孵蛋,是從1到100的過程。掌握顧客需求,整合對顧客有價值的科技,是台灣企業需要學習的技巧。蘋果公司的專利和研發不一定是世界第一,但是在技術整合和價值創新上,卻勝過許多技術領先的公司。這一點非常值得台灣的企業深思!

3. 台灣的企業習慣「加法創新」,總是希望做出比對手規格高一點、功能多一點的產品或服務,也因此成本愈墊愈高,讓大多數顧客敬而遠之。有時候降低門檻,聚焦原本的非使用者,成本不但不用增加,反而可以提高顧客價值。「提升價值」與「降低成本」是有可能同時達成的,這是藍海策略的重要核心概念。

忘記競爭 談何容易?航向藍海 知易行難

 如果你已經忘記《藍海策略》的重點,讓我為你複習一下,藍海策略提出:如果想要開創無人競爭的全新市場,企業必須

1. 重建市場邊界,走出傳統競爭思維
2. 聚焦藍海願景,不能只看績效數字
3. 超越現有需求,吸引非顧客的加入
4. 策略順序要正確,買方效益擺第一
5. 克服經理人反對改變的組織障礙
6. 爭取第一線執行者對策略的認同

這些原則看起來簡單,但真要執行起來還是知易行難。在企業的創新培訓中,我常問企業怎麼制定創新的主題方向,許多公司都還是習慣先看競爭對手的發展,才決定自己公司下一步的創新。我提醒他們:競爭對手不會告訴你未來的方向,顧客才會!而且除了現有的顧客,你還需要多多關注「不滿的顧客」以及「非顧客」,因為你的顧客群體永遠只占整體顧客或全體人口的一小部分,何苦執著於小巿場?但大多數的企業寧可做快速的老二,也不敢冒險當新市場的開拓者。因此藍海策略雖然講的企業多,但是真正落實的少。

藍海轉型不能只是紙上談兵,Just Do it!

 到底要如何真正落實藍海策略?作者藉由過去10多年來的實踐,用五個步驟告訴你從紅海市場轉型,落實藍海策略的眉角

1. 啟動轉型
2. 了解身處的產業
3. 設想未來可能的情況
4. 找出抵達目標的方法
5. 採取行動

每一個步驟都有詳細的執行方案、工具、以及案例,有些內容和工具雖然在「藍海策略」中都提過,但本書提供了更多落地執行細節。建議企業不能把這本書當作是個「潮書」,心動卻沒有行動。最好在企業內部形成「藍海團隊」,深入研討、付諸行動、測試迭代,才能培養出轉型的基因。

從賣方或競爭視角 轉向買方視角

       全書提供許多藍海策略執行的工具表單,根據實務上運用的經驗,我覺得「買方效益圖」是最有用、也是最有樂趣的一個工具。利用「買方體驗週期」的六個階段,以及六種「效益槓桿」,形成了36個潛在的「效益空間」。事前如果規劃好「化整為零」的全員創新,以及「第一手發現」的現場觀察體驗,讓每一位員工都體驗到「藍海就在你身邊」,企業的轉型就能事半功倍!

「模仿- 超越- 開創」,是許多企業成長的三部曲!「模仿」和「超越」階段位處紅海,靠的是「競爭優勢」;「開創」階段悠游藍海,靠的是「創新能力」。《航向藍海》這本書提供企業轉型重要的思維模式和執行工具,相信對於台灣企業提升創新能力、航向無人競爭的藍海巿場有很大的助益。我非常樂意向各階層的企業經理人以及政府機構的政策制定者推薦這本書。

基本資料

書名:航向藍海

作者:金偉燦, 芮妮.莫伯尼

出版日期:2018/07/25

出版社:天下雜誌

本書作者:
金偉燦(W. Chan Kim)與莫伯尼(Renée Maubogne)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策略學教授、以及位於法國楓丹白露(Fontainebleau)的歐洲工商管理學院藍海策略中心(Blue Ocean Strategy Institute)共同主持人。他們也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的研究員, 而且在《MBA 排名》(MBA Rankings)名列全球五大最佳商學院教授。金偉燦是歐盟的顧問成員,也是很多國家的顧問。

Scroll to Top